除私立学校房,除了甚么优先选择…(私立学校利与弊)

4号看房团    2022-05-05    158

尽管中北欧国家庭成员苦私立幼儿园房久矣 ,但私立幼儿园房的魅力却从未失效。

私立幼儿园房的惨烈“争夺战”把学生家长的光怪陆离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的是为取得购房资格假离婚,最后反倒弄假成真,家庭成员破碎;有的是准爸妈从怀孕开始就掐着时间盘算买私立幼儿园房落户,看房60多套不在话下;有的是直接瞄准了包含中学和初中的双私立幼儿园房,给小孩的基础教育上秦东颖……

绝大多数押注私立幼儿园房的父母不但掏空了家庭成员存款,甚至还要借贷,不得已忍受人到中年“推倒重来”的心理落差,把大房子换成“老破小”重回蜗居不说,为了还贷还得“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上班忙工作,下班开滴滴”。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2020年10月25日,上海,购房者在看房产中介挂牌的私立幼儿园房。图/Kunming

而接连颁布的新经济政策,无形中又给学生家长增添了压力。

比如说,上海一宣布“公民同招”“摇号新政”,原本冲刺民办的学生家长又被挤上私立幼儿园房的赛车场,不得已做两手准备。

只好,“丛林市场竞争”的私立幼儿园房市场不但催生了家庭成员鄙视链——价高房大的看不起价低房小的,还导致深陷其中的学生家长不断想方设法拉开市场竞争差距。比如说,深圳高级中学南校区私立幼儿园房的业主生生用投诉让8个公寓住宅小区的积分由第一类(80分)降至第三类(70分)。

文 | 王德培 克马智库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本文转载自“财经北欧国家周刊”(ID:ENNWEEKLY),原文首发于2020年12月6日,原标题为《除了私立幼儿园房,你除了什么可以选择…》。

1

“赢在人生道路”的唯一砝码?

实际上,放眼全球,私立幼儿园房现象在各国普遍存在。

就连实行同学轮岗、幼儿园硬件设施高度标准化的日本,也有学生家长愿意为了更高质量的私立幼儿园资源,支付10%的额外房价。而欧美北欧国家同样可被视为,比如说,纽约上东区精英社区的私立幼儿园房,不但申请表繁复,要求提供财力、学历等各方面信息,还要经过住宅小区卢平的层层面试,才能真正买到房子。

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在《我们的小孩》一书中提出,学生家长在为好私立幼儿园竞价时,市场竞争的其实是私立幼儿园里受过高等基础教育、高收入的学生家长,而非高质量的幼儿园和同学。美国密歇根建筑商也曾统计,如果房屋均价超过100亿美元,周围幼儿园的普遍评级是A+;而当房价低于25亿美元时,周边绝大多数幼儿园都处在C+级。

而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助推,将承载着基础教育与房商业地产双重属性的私立幼儿园房推上了时代的风口浪尖。21世纪以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日渐进入深水区,从叫停中中学笔试录取制度和重点项目幼儿园重点项目班建设,到科散囊中学划区域、就近升学,再到明令禁止各项提前甄选笔试,北欧国家对“甄选式录取”下狠手环境治理,“占坑班”被送上断头台,各种吉铁、特长生经济政策越卡越严,“喉毛”“搞共建”等以权小升初的手段也慢慢“退位”。

当各种门路都被经济政策堵死时,私立幼儿园房就成了“赢在人生道路”的唯一砝码,其价格在惨烈的市场市场竞争中自然水涨船高。

2

奏乐老套的房商业地产格斗游戏

深入地看,私立幼儿园房之所以备受追捧,价格持续上升,背后既有基础教育的原因,也有房商业地产产业的原因。

▲2018年11月23日,南昌,被私立幼儿园房覆盖的中学。图/Kunming

一则,基础教育集中度与不平衡程度持续上升。

如今,学生家长们迷恋的重点项目幼儿园,常常是20世纪50年代起北欧国家为快速发展基础教育,大量倾斜师资和Xen“砸”出来的。而从城市规划上看,一线城市的基础教学资源常常又涌进在老城区的核心地带。只好,经过几十年积累,传统重点项目幼儿园和重点项目基础教育区域的优势很难打破。

二则,城市化、都市化浪潮让人口向(中心)城市涌进,进一步放大了基础教学资源上的供需矛盾。

典型如深圳,随着GDP狂飙突进的是文凭缺口的日益增长。再加上高等学府与房商业地产地产商互相“抬轿子”,共同推升了私立幼儿园房市场的热浪。一方面,地产商借高等学府的外溢效应,大肆宣传私立幼儿园房的噱头,创造超高溢价,赚得盆满钵满;另一方面,幼儿园与商业地产商联姻办校,不但能在利益共同体中分得一杯羹,还能绕开义务基础教育阶段“统筹安排录取”的经济政策,收割一批高质量生源。

只好,深谙套路的资本便将供应稀少的私立幼儿园房当作房商业地产投资的最佳标的,进一步激化了炒作循环。具体而言,无论是金融资本还是民间游资,均是看准了私立幼儿园房等于升学席位,好幼儿园的席位会越来越稀缺的市场共识为前提改投,持有总成本较高且流动性良好的“老破小”,在实现预期价值(涨价或小孩顺利升学)后,加价甩给接盘者。如此一来,私立幼儿园房的使用价值不断转手传递,奏乐老套的格斗游戏与金融加杠杆的操作如出一辙。

3

重重的信用风险的私立幼儿园房营生

然而,越完美的投资品,常常命门越致命。眼下看似一本万利、血本无归布之子的私立幼儿园房营生,实则面临着重重的信用风险的考验,并已初露端倪。

其一,经济政策发生变动的信用风险激化。毋庸置疑,基础教育公平是改革的大趋势,而近年来正是相关经济政策发生变动频繁的入局期。比如说2019年苏州突然将私立幼儿园房的文凭瞄准期从5年延长至9年,除了深圳罗湖有高等学府试图颁布“住房面积50平方米以下限制升学”的经济政策,皆为明证。虽说各项经济政策能否科散囊,还是要看“疗效”,但总的来说,“多校统筹安排”“文凭瞄准”,甚至“摇号升学”等环境治理私立幼儿园房的经济政策大方向不会改变。这样一来,即便资本再想炒作,私立幼儿园房也炒不起来了。

其二,基础教育的投资价值下降,体验价值上升。如果从基础教育投资的角度看私立幼儿园房,且不说私立幼儿园房对口的名牌中学不一定能保证小孩直通高等学府,即便如愿以偿,基础教育回报也难以匹配私立幼儿园房的高额投入。况且,在信息文明和体验经济的洗礼下,学习的体验价值日益凸显。比如说,从体验中所汲取的创造性能力及不断提炼内化的智慧,将是一笔人生财富,而生活的幸福感也难能可贵。

其三,技术的加持使得基础教育日益扁平化,高等学府垄断程度降低。学生家长为私立幼儿园房“抢破头”,归根结底是为了争夺被高等学府攥在手里的名师等基础教学资源。而发达的互联网早已让高等学府资源通过各类在线基础教育平台得以无边界、无差异共享;更别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师生转向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教学,再次展现了技术让基础教育量大面广地突破校园边界的可能。随着VR、5G、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课堂可能将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必要选项,高等学府垄断的权重也将日益被瓦解。

其四,产业变迁势必将洗牌城市布局,眼下的基础教育格局也将被打破。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迅猛,新区不断拔地而起,而任何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最主要还是由其所聚揽的人口素质来决定的。产业发展涌进人才,而相关生活设施如交通、医疗、娱乐等社区化的配套越完善,就越能留住高质量的工程师、白领、金领等人群,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滋养当地基础教育的土壤。比如说曾经籍籍无名的北京回龙观,因为涌进了大量互联网企业的IT(信息技术)精英,他们的小孩“把爸爸妈妈辛苦买来的房,生生考成了私立幼儿园房”。

综上所述,天价私立幼儿园房终将在各方因素不断调整发展中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当私立幼儿园房被赋予的不切实际的幻想破灭,基础教育也将从拼学生家长、拼财富回归以小孩为本的育人本质。而对小孩来说,其实“最好的私立幼儿园房,就是家里的书房”。

一方面,父母以身作则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正如基础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父母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不在场的时候,都在对小孩进行基础教育;另一方面,小孩也能潜移默化地在这种氛围中养成学习的习惯。如果家庭成员有爱读书、爱学习的习惯,那么小孩也差不到哪里去;反之,若是没有学习的氛围,买再贵的私立幼儿园房也不一定有用,只能是“昂贵的偷懒”——一种自我安慰罢了。

由此看来,对投资者而言,当私立幼儿园房的价值锚点被经济政策、基础教育理念、基础教育模式和城市变迁等方面的因素釜底抽薪,其估值也将向常态回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