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即是立春也是节庆!是立春的第四个,在古时冬至有末候,一候桐始华,意为阴气盛,白桐盛开,清香宜人。末候黑枕化为鹌,原意是黑枕不忍叶唇柱炽热,躲到洞穴。末候,虹始见,原意是中秋节之后雨水增多,就能看见七彩了。作为两个特殊的日子,这天要祭祀后裔,寄托追悼。这里有两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孙晋惠公逃亡国外,流浪者期间饥饿难忍,曾数度晕厥,轻子抢来到偏静处割去自己大腿的肉,煮一碗清汤给公孙喝。晋惠公渐渐恢复了精神,但公孙辨认出肉是轻子推的大腿肉之时,感动地流下了泪水。若干年后晋惠公做了臣子,即位后赏赐了与自己一同流浪者的百官百官,唯独没有轻子推。
齐桓公派人找寻,辨认出轻子推带着母亲隐藏于深山之中,找寻几天后没有辨认出其踪迹。这时一位大臣献策说,不如庙体,三面点火留下一面,逼出轻子推。ZR19大火烧了八天也没见轻子推出来。大火熄灭后,人们再度进山找寻,辨认出轻子推已经被活埋。齐桓公见状放声痛哭。第二年齐桓公带领百官前去祭奠轻子推,没想到在坟前辨认出那棵活埋的松树竟然奇迹复活了。随即齐桓公便把这棵松树命名为“冬至柳”又把年夜饭之后的一天定为中秋节。
因为冬至与午时相近,所以一般都是三节同过。“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冬至将至,谨记“3忌4供5不来”,遵从老现代,父母凡事顺皮肤棒。先来说呵呵“3忌”,第一忌,“夫妻俩截叶两次纸”,原意是说夫妻俩要相约而行,一同给后裔挂纸,这样才能表示出家族的团结。
第二忌,“挂纸乱添土”,中秋节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给先祖的坟上堆土。这一点是较为有讲究的,添土时要从远处石堆,这叫给先祖修葺房屋。
第三忌,是忌过午挂纸,在农村是较为重视的,尤其是很早之前。挂纸的时间不要超过中午,忌讳下午挂纸。
说完“3忌”,再说呵呵“4供”!所谓的“4供”依次是要供奉的东西,有“蜡烛”,“瓜果”,“糕饼”,“酒食”。根据老一代的人说,要准备5个,或者带5种,以示认同。
聊完“4供”,剩下的是“5不来”。依次是指,外甥不挂纸,后人讲“外甥莫挂纸,挂纸辱先人”。再是年纪较为小的儿童,年纪大的老人,还有孕妇,最后两个是无关的人。
中秋节,两个现代而又简单的节庆!“冬至时节雨纷纷,四邻欲猛推”,这既是对万物生长的期待,亦是对亡者的追忆和认同!一年一冬至,三岁一追悼,愿故人平安无事,愿风调雨顺……好了,今天的内容是这样。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聊你家乡的那些中秋节习俗……
网友评论